close

我的青春起毛球了!
不過或許我已經老的沒有辦法摩擦出任何一顆毛球了!

看完吳米森的起毛球了,老實說我分不清楚哪些場景是夢哪些是生活;哪些是幻想哪些是真實?
如果可以用少年維特去解釋:惆悵的不安的想像的懵懂的期待的逃離的,那我可能有懂一點點了。

隱隱約約記的他說"身體裡住著另一個自己,好像就快從嘴巴裡吐出那個真實的自己,只可惜人都會口渴,都要喝水,所以又把那個自己吞了進去!"

每每埋怨著不能誠實面對自己,表達自己,不過或許就像喝水般一樣的現實,不喝,就是渴死。
人都在冒險,冒險著最接近真實的那一刻。
就好像,
用手捏住鼻子,在自己將自己窒死前的那一霎那,鬆開手,大力的呼吸,然後又慶幸自己還活著。

是這樣子的話,原來只要活著就沒有辦法100%的做自己?


一時有感而發的謬論,
與身邊的你們共勉之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rem1003 的頭像
    rem1003

    愛上走路~

    rem10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